沈醉对于功德林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心里是明白的。在特赦之后,他将这里的奇闻趣事整理成一本回忆录,以供后人品读。在他看来,杜聿明之所以成为特赦的首批人员,并非偶然,而是与其在战犯中的表现息息相关。相较之下,陈长捷的表现则显得相对逊色。
那时,功德林内部盛行一种被称为“战犯参观”的活动,主要是将表现较好的战犯组织起来去社会上参观,回来后撰写一份参观报告。在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对功德林高层的恩赐,实际上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,犹如“杀人诛心”。正如古话所云: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。这些曾经身居高位的人物被带回故地,面对当年繁盛的往事,难免会引发种种情感波澜,让他们体验到心如刀割的痛苦。
这一次,管理所安排了一次前往沈阳的参观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杜聿明身上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曾是辽沈战役的指挥官,如今却是在解放军手下的失败者,名声尽毁。当火车抵达沈阳后,大家转乘汽车,途经杜聿明当年所在的“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长官大楼”。
当他们经过这座曾代表权力与荣耀的建筑时,杜聿明的几位老部下一时间涌上了往昔的记忆,悲恸无法自已,痛哭不已,声音中满是失落与惋惜。“呜呜呜…丢人啊,真丢人!” 不少人像饥饿的猫盯着老鼠一样紧盯着杜聿明,想看看这位昔日的东北司令会有什么反应。然而,令大家意外的是,杜聿明不仅没有哭泣,反而面带淡然的微笑,似乎与这一切毫无关系。
展开剩余56%参观结束后,杜聿明写了一篇堪称模范的参观报告:“此次参观沈阳,我见到城内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勃勃生机,心中颇为欣慰。曾几何时,我在沈阳负责时,过于专注于内战,耗尽了大量民力与财力,深感带来的负疚。此次回国,见到老百姓生活富足,安居乐业,我真心感到欣慰。感谢党的领导,感谢国家的政策,更感谢管理处给予我这个参观机会。我在功德林会认真改造,努力重新做人。”这篇报告不仅写得优雅流畅,还得到了管理层的特别表扬。杜聿明善于处世,思想转变迅速,很快便成为了管理层眼中的模范。最终他成为了第一批接受特赦的人,大家对此并不感到意外。
而相比于杜聿明,陈长捷的表现则显得颇为糟糕。有一次参观天津,火车尚未靠站,陈长捷的脸上便绽放出愠色。天津是他的故乡,曾在解放战争期间,傅作义命令他坚守这座城市,而自己则选择了投诚。几经时光,傅作义摇身一变成为水利部长,而陈长捷则沦为了功德林的一名老大,心中难以释怀的情结始终缠绕着他。
见到陈长捷愁眉苦脸,喜欢捣乱的范汉杰见缝插针,故意挑衅:“老陈,这下可到你地盘了,怎么说几句吧!”如果不是陈长捷性情温和,换做别人早就被揍了。“没什么好说的!”陈长捷冷冷回应。范汉杰却不依不饶,“说几句嘛,唾沫又不会淹死人。一会儿咱是去你公馆吃中餐,还是去外面吃西餐?”这句挑衅之词彻底惹怒了陈长捷,他猛地站起身怒吼:“总比当年去锦州时,你什么也不招待强!”陈长捷的怒吼声惹来了管理人员,经过了解情况后,他们对陈长捷与范汉杰进行了严厉的警告。
最终,在1959年,杜聿明和陈长捷成为了第一批获得特赦的人,一年后,范汉杰也成功获得特赦。此文献给历史,谨记不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通网-股票实盘配资-网上配资公司-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