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67岁的宁宝林大爷抬起头时,张酷似袁隆平院士的脸,那温和的眉眼,那递面筋时微微弯腰的姿势,瞬间让无数网友泪目:"太像了!"

10月15日,山西祁县的一条老街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,起因是一段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,播放量三天内就突破了百万。
视频中,一位穿着深色外套的老人正在专注地翻动烤炉上滋滋冒油的面筋。
这时,一个举着手机的年轻人走上前:"大爷,我找工作碰壁,身上就剩1块钱了,能买串面筋吗?"
老人抬起头的那一刻,镜头后面的年轻人惊呆了。

网友们更是在评论区炸开了锅:
"天啊!这不是袁隆平爷爷吗?"
"太像了!连眼神都一样温和!"
"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!"
更让人感动的是老人接下来的举动。
他大手一挥:"吃吧吃吧,能吃几个吃几个!" 说着就把5串刚烤好的面筋塞进年轻人手里,还热情地要给他拿肉串吃。
这个被镜头记录下来的温暖瞬间,让众网友在评论区哭成一片:"正因为长得像袁老,才见不得人挨饿啊!"
1元面筋摊的十年坚守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 "面筋爷爷" 的老人叫宁宝林,今年67岁,是土生土长的山西祁县人。
他在这个街角卖烤面筋已经快十年了,从57岁一直卖到现在。
在祁县街头,同类小吃最少2元一串,唯独宁爷爷坚持1元1串。
他的儿子宁先生透露:前年孜然涨得最凶的时候,我劝他涨5毛。
老爷子把账本拍桌上: 你看这些老顾客,学生娃从初中吃到大学,涨价对得起谁?
宁爷爷有一个泛黄的笔记本,里面用毛笔字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收支:
"2018年5月12日,收入186元,面粉涨价0.5元一斤"
"2020年3月15日,送防疫人员32串,没收钱"
"2022年9月1日,学生开学,多烤20串"
宁爷爷的善良不是偶然。据附近居民介绍,他经常给遇到困难的人免费送面筋。
有学生忘带钱了,他说 "下次再说";有环卫工人路过,他总会多送两串;疫情期间,他还主动给防疫人员送去32串面筋。
"人心换人心,四两换半斤",这是宁爷爷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他总说:"赚一点就行,想让大家吃饱、吃好。"
宁爷爷的面筋摊没有华丽的招牌,只有一辆推着的小推车。但他对食材的要求却十分严格: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准备食材,面粉要选最好的,酱料要自己调配,每一串都要烤得外焦里嫩。
路过的学生、上班族递上几块钱,就能接过一串热乎的面筋,咬下时满是咸香。
没人知道他的全名,大家都喊他 "面筋爷爷",只记得他总笑着说 "刚出锅的,趁热吃",像街坊邻居家亲切的长辈。
跨越时空的缘分最让网友感动的是,宁宝林爷爷和袁隆平院士不仅长得像,连出生年份都一样,都是1958年。
1958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:
这一年,28岁的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的试验田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稻,从此踏上了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。
也是在这一年,宁宝林出生在山西祁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。谁能想到,几十年后,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会因为一张相似的脸和同样的 "不让人挨饿" 的精神而联系在一起。
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,让中国用9%的耕地养活了20%的人口,让亿万中国人摆脱了饥饿。
宁宝林爷爷用十年时间坚守1元面筋摊,让学生娃、上班族花最少的钱就能吃饱吃好。
网友说得好:"袁老让我们吃饱饭,爷爷让我们吃暖心饭。
宁宝林爷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,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身边的人。
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特意赶到祁县来看他,有的人甚至从外地专程赶来。
善良才是这个时代最应该走红的 "网红"!
关注我,了解更多温暖人心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善意和美好!
创通网-股票实盘配资-网上配资公司-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